<th id="qwkaa"></th>
<dd id="qwkaa"><track id="qwkaa"></track></dd>
  • <dd id="qwkaa"></dd>
  • <button id="qwkaa"><object id="qwkaa"></object></button>
    <th id="qwkaa"></th>
  •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必備17篇)-環球新資訊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3-04-26 13:40:33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1篇

    1、抓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提高:

    以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的裝備使用和信息技術課的`開設為重點,提高全體教師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并廣泛應用于教學中,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益。


    【資料圖】

    (1)強化教師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和培訓,提高電教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配合教科處、教導處采取切實有效的考核措施,推廣網絡技術及多媒體教學技術,使課堂教學模式向現代化教學模式轉變,促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2)通過邀請專家來校做多媒體課件展示和制作培訓,逐步引導和提高我校教師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水平。

    (3)倡導全體教師行動起來,形成重視現代化教育,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最終得益于現代化教育的良性循環。在提高教師現代化教學水平的同時,努力促進現代化教學設施的使用率。

    (4)積極組織教師研討、設計多媒體課件,及時在校園網上發布,實現校內網絡資源共享。定期組織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評比,將優秀課件送省、市參評。

    2、抓服務和管理:

    重視并抓好電教管理人員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更好地服務于師生和教學,進一步完善管理網絡,提高現代化教學的管理水平。

    (1)完善電教管理網絡,制定明確的崗位職責,健全制度,確保電教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

    (2)要求語數外物化教師對丹陽假日網校一學期上傳資源達每人5個,其他教師學上傳資源達每人3個生,學生使用率不低于15%。(由班主任老師負責)

    (3)加強對電教設備的管理、使用、保養和維修,提高電教器材的完好率,以及電教軟件的使用率,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4)建好校園網絡管理系統,專人負責網管中心的建設和維護,充分體現網絡在教育教學中的功能。繼續發揮校園網的功能,使之真正成為學校與教師、學生、社會交流的平臺。發布學校新的網站,及時更新欄目內容,為教師提供教學資源及查詢服務,發揮其展示校園風貌、展示教師風采和對外宣傳的窗口作用。

    (5)強化多媒體教室電教設備的管理力度,大幅度提高多媒體教室電教設備利用率,并做好設備使用記載。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2篇

    5.加強業務培訓與指導。通過“內引外聯”的方式,組建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信息技術過硬的專業團隊,加強對基層學校的業務指導和培訓,不斷提升全市教育系統管理隊伍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和一線教師的教育信息化教學能力,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

    6.全面提升中小學實驗教學水平。貫徹落實《安徽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皖教秘基〔202064號),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科特點,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標準規定實驗,切實扭轉忽視實驗教學的傾向。做好2021年初中學業水平實驗操作考試工作,發揮考試的正確導向作用。推動中小學實驗室規范化建設和常態化應用,不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7.全面推進信息化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組織參加全省中小學優秀自制教具展評、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大賽、新媒體新技術創新應用課堂教學優質課評選、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教育信息化大賽、六項電教學術作品、中小學機器人創客等各類評比活動,真正達到“以賽促用”的預期目標。

    8.組織申報安徽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和安慶市教育信息研究課題。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3篇

    1、加強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提升水平。

    積極申報省市級電教課題,在課題立項以后,扎實開展研究工作。與教務處、教科室共同做好相關組織指導工作。使電教與學校各學科能夠有效整合,促進學校的其他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

    2、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設,加快校園網資源開發,一是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學校網上主頁,及時上傳和添加相關信息,二是要求中青年教師要逐步建立起個人主頁,校園網定期進行維護更新,有計劃地逐步建立和開發各班的主頁、學生主頁。

    3、建設學校資源庫。

    學校資源庫的建設工作十分重要。本學期將繼續完善學校的資源庫,組織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動員全體教師都參與到資源庫的添加、完善的行列中來。我們將對資源庫進行細致地分類,分門別類地把學校的資源進行序列化,細致化。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4篇

    1、學習是教師工作之根本,本學期學校將繼續重視教師的電教學習,以集中學習和分散自學的方式展開。組織教師學習《中國電化教育》、《江蘇教育技術》等雜志,要求教師每月至少看一篇電教文章,寫下心得感受,學期末要求完成一篇高質量的電教論文,積極參加市區電教論文的評比活動;組織教師收看專家輔導講座和名師教學錄像,召開研討會,舉辦心得交流會,探索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實際中的優勢,逐步形成新的理念。

    2、本學期將利用校本培訓,對教師進行專題的課件制作輔導,開發自制課件,充實學校校本資源庫。繼續對教師進行學校的網絡平臺、資源庫、備課系統、學校論壇、辦公系統、教師BLOG系統等的建設和應用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市區課件制作評比,提高運用現代技術教育的能力。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5篇

    指導思想與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教育改革和發展要求,圍繞市主管部門和縣教體局年度重點工作,以數字化校園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驗教學評優活動為重點,加強信息技術、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推進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一、電化教育及信息中心工作

    (一)做好縣域公共服務平臺基礎框架建設。按照《淄博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采取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師生應用、服務驅動的方式,建設上下貫通的縣域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滿足縣域內學前、小學、初中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家校溝通需求,為學校、師生提供數字教育資源共享與服務,為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提供有力支撐。

    (二)繼續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通過專家報告、交流研討、現場觀摩等多種方式的培訓活動,抓好信息技術在教學和管理中的應用,提高數字化校園建設水平,力爭年內創建10-15所。

    (三)做好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實踐研究工作。積極倡導“自帶設備學習”,持續推進基于微課程的翻轉課堂、一對一數字化學習、自適應學習測評(套題吧)、敏特英語、“樂教樂學”家?;拥葍炐愠晒耐茝V普及力度,促進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的轉變。配合做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為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提供支持。

    (四)做好初中信息技術學業考試工作。有效引導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倡導向學生開放微機室。

    二、儀器配備與實驗室管理應用工作

    (一)加強儀器配備工作。在規范教學儀器電子賬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實驗室低值易耗品的采購補充工作,使實驗儀器保持常年完好,規范管理好危險品。

    (二)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設。根據《淄博市中小學實驗教師常規工作指導規范》要求,配備實驗教師,將各功能室人員及相關職責張貼上墻,標貼到位,使管理做到標準化、精細化。加強實驗教師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實驗教師管理水平。

    (三)強化實驗操作規程。開齊開全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學期初要制定各年級《實驗教學計劃》和實驗進度表,每個實驗任課教師要開出《實驗通知單》,實驗員根據通知單準備儀器藥品,學生撰寫《實驗報告》,學期末有實驗總結。

    (四)完善理化生中考實驗操作考試工作。繼續做好實驗操作的考查,倡導向學生開放實驗室,積極開展探究實驗。

    三、組織開展各項評比活動

    (一)開展微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及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的應用成果評選活動;結合“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開展基于交互電子白板、實驗教學為主的優質課評選活動。

    (二)繼續開展中小學學生、教師的實驗操作技能競賽活動,有效地促進學校實驗教學,提高中小學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組織廣大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NOC)等活動。

    (四)組織開展電化教育儀器管理與應用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評選活動,推動全縣電化教育和實驗教學的規范化發展。

    桓臺縣教學研究室

    2015年3月23日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6篇

    二月份:

    1.制定好電教工作計劃,

    2.對教室多媒體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維修。

    2.宣傳發動做好多媒體教室網上登記使用記載。

    3.對校園網絡、校園廣播、校園監控系統進行全面維護,確保正常進行。

    三月份:

    1.要求語數外物化教師在單周上傳一個優秀課件或教案至假日網校。

    2.做好優秀教案、試卷、課件等整理上網工作,計劃在一定時間內形成學校特色的校本資源庫。

    3.建好校園網絡管理系統,充分體現網絡在教育教學中的功能。

    四月份:

    1.做好九年級英語聽力、口語網上考試的準備工作。

    2.參加丹陽市優秀現代技術論文的評選

    3.對教師進行一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培訓。

    五月份:

    1.對教師進行網絡應用知識培訓。

    2.做好八年級學生信息技術結業考試工作。

    3.組織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比賽,優秀課件并送鎮江市參評。

    六月份:

    1.做好電教設備的收繳入庫工作及時加以維修保養。

    2.對教師的假日網校登錄情況進行考核匯總。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7篇

    1、抓配備,儀器更新工程已全部完成

    2011年是儀器更新工程最后一年,進入了查缺補漏階段,一年來,共為8處學校配備充實儀器8套,為40處學校配備儀器櫥共700個,三處小學、三處中學新建了實驗室。

    2、抓規范,實驗室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

    今年五處學校申報了濟寧市規范化實驗室建設學校,三處學校通過了檢查驗收,并進行了掛牌。

    3、在下大力氣改造普通實驗室的同時,我們又裝備了一批新型實驗室: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室,中學數字化探究實驗室,地理(歷史)專用教室。第一實驗中學、郭倉鎮中學、南站鎮第一中學各配備數字化探究室一口。汶上一中在經濟條件緊張的情況下,準備建設機器人實驗室、自動錄播室等功能室。

    目前全縣共建實驗室、儀器室797口,其中物理實驗室、儀器室131口,化學實驗室、儀器室131口,通用技術實驗室、器材室10口,生物實驗室、儀器室30口,音樂教室76口,體育器材室136口,美術教室56口,舞蹈教室50口,地理(歷史)教室10口,綜合實驗活動室30口,小學科學實驗室63口,科學儀器室100口,中學數字化探究室6口,小學科學探究室實驗室14口。全縣共有專兼職實驗員230人。

    4、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1)在全縣中小學教師中,組織開展了中小學實驗教學優質課評選活動,17人參加了濟寧市中小學優質課評選,13人榮獲濟寧市優質課執教者稱號。

    (2)組織參加了濟寧市第三屆優秀自制教具評選活動,我縣共上報作品20件,其中教師作品16件,學生作品4件。兩件作品被推薦參加省級評選,并獲得獎勵。

    (3)組織參加了濟寧市“爭當小科學家”科學實驗大賽活動,我縣實驗小學、第二實驗中學小學部參加了此項活動,并分別獲得了優秀組織獎。

    實驗小學物理組4名學生參加了決賽,榮獲銀獎,并獲得了參加全國比賽的資格。

    12月份參加濟寧市組織的理科教師實驗操作大賽。

    5、組織教師參加了市儀器站組織的中小學實驗室管理暨軟件系統建設培訓。

    6、暑假期間對全縣中學各功能室電教儀器設備進行了免費檢修,為教育教學教研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8篇

    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提速增效”的方針,促進配備、促進應用。硬件抓投入、軟件抓應用,管理抓創新。

    2、加強各級各類學?,F代化教育技術裝備建設,按照市教育局要求,2011年高中階段完成計算機、班班多媒體配備任務,汶上一中去年已全部完成,其他兩處高中力爭全部完成任務,初中階段完成計算機配備任務。2012年,小學階段學校力爭完成計算機配備任務。部分小學配備班班多媒體。到2015年全面完成計算機和多媒體等方面配備任務。

    3、積極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

    汶上一中已確立為濟寧市首批數字化校園建設學校,目前正在按照標準逐步實施。

    4、進一步推進教育電子政務建設,加快教育教學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步伐,逐步實現教育系統政公辦無紙化、網絡化、信息化。目前已有25處學校訂購了辦公自動化平臺系統,現正準備安裝、培訓使用。

    5、完善教育教學網絡資源共享機制,以教育教學資源基地為依托,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和電化教育骨干教師引領作用,加強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開發力度。

    6、積極組織中小學校長,參加各層面的信息技術能力遠程培訓。有計劃地開展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全面培訓。

    打造一支具備專業引領能力信息化教師隊伍,組織電教人員參加各級課件制作、電腦制作等應用培訓,開展教育技術技能大賽活動。

    7、積極開展機器人教學活動。

    8、以課題研究為總抓手,深入開展信息技術應用研究,按照濟寧市總體要求,重點開展電腦機器人教學活動與農村高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課題研究。

    9、加強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作的指導,圍繞促進課堂應用,提高教學質量,堅持聽課調研制度,深入課堂聽課指導。

    10、抓好實驗室軟件建設,加強實驗教學和管理,完善各種規章制度,規范儀器賬冊,逐步納入系統管理。

    11、提高實驗儀器的使用率,按照市儀器站工作計劃要求,在初中教師中開展實驗技能大賽活動。對學生實行開放實驗室,在小學繼續組織“爭當小實驗家”活動。

    12、加強科學探究室的使用與管理,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索、想象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

    13、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教研活動,組織教師申報全國教育科“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促進基礎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研究學課題。

    14、抓樣板,打造精品,突出特色,辦出亮點

    儀器更新工程完成以后,我們將繼續做好這項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對中小學實驗裝備工作再加強、再充實、再更新,將重點學校的實驗室進行高標準配置,消滅空白點。高中重點抓好通用技術實驗室的建設,中學抓好精品實驗室的建設,配備數字化實驗室,小學抓好科學探究室的建設。加強高中、初中歷史、地理實驗室的建設,下一步準備向綜合實驗室建設發展。爭取在實驗室建設與實驗儀器配備工作中突出亮點,辦出特色,努力打造一流學校。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9篇

    16.完成2020年度(第二批)智慧學校的安裝與運用,落實2021年度(第三批)智慧學校的招標工作,爭取安裝到位。

    17.對已建成智慧課堂的學校進行應用考核。在學期范圍內,小學必須至少開設6門學科,初中必須至少開設9門學科,在一個考核周內,每個班級開設10個課時。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10篇

    2.指導中小學(幼兒園)落實教育裝備規劃。對照《安徽省普通高中教育技術裝備規范(試行)》,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多樣性選擇的需求。落實《安徽省幼兒園教育技術裝備規范(試行)》要求,促進幼兒園教育技術裝備建設。

    3.組織開展《安徽省中小學創新實驗室建設指導意見》《安徽省中小學智慧圖書館(室)建設指南》、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音樂教學器材等配備標準的學習、宣傳和貫徹。

    4.加強現代教育裝備各類功能室管理。貫徹《安徽省中小學?,F代教育裝備制度(試行)》,促進學校信息化環境建設和信息化設備的規范化管理、常態化應用。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11篇

    九月份:做好20xx年秋季電教軟件及點讀教材的征訂工作。

    2、制定新學期電教工作計劃。

    十月份:課改開放周暨“引導自學”型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2、各校有針對性的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手段的培訓,提高全體教師制作課件和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辦公、教學實踐的水平。

    十一月份:檢查各校遠程教育的資源接收狀況及其教學資源庫建設。

    2、檢查配備計算機教室的學校的信息技術課是否開足開齊。

    3、征集評選教師優秀電教成果作品(課件、論文、教學設計、優質電教課等)、學生電腦制作作品。

    十二月份:農遠教學應用新星評選推薦。

    2、中心學校農遠優秀管理員評選推薦。

    元月份:各完小電教設備清查整理登記。

    2、做好本學期電教工作總結。

    學校電教工作計劃

    根據榆次教育局電教管的工作會議精神和要求,圍繞學校本期工作計劃,結合我校的設備條件和師生的實際狀況,以網絡資源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現有電教軟件、硬件的作用,搶占教育的制高點,努力建設現代化的師資隊伍,培養跨世紀的高素質人才,切實提高我校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質量,實現新的跨越。

    工作目標

    1、加大硬件建設。完善電子備課室,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電腦設備;改善校園互連網,為教育信息化工程做好物質準備。

    2、加強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管理。要求信息技術教師用心探索構建新型的教學結構,更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

    3、完善電教設備、多媒體教室使用的管理制度,健全各項電教記錄,如教師使用多媒體系統記錄、錄音機、VCD等。提高電教設備的利用率,優化課堂教學。

    4、努力建設一支具有信息技術應用潛力的教師隊伍,成立電教小組,由分管教導、專職電教員和部分骨干教師組成。以點帶面,保證每個教研組至少有一半教師能獨立制作課件以及教案等資料上傳,并熟練應用多媒體課件。

    5、進一步抓好電教常規培訓,本學期以PPT幻燈片制作和Excel數據處理為主要資料,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和電教運用開發技術,使網絡真正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助學模塊。

    、用心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公開課要盡量上多媒體課,提高全體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潛力,促使大部分教師都能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改革中去,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進程。

    7、籌建學校資源庫,實現優質資源的開發、共享。

    在做好學?,F代教育技術工作規劃的同時,還要做好校本培訓的工作。本學期要求每位老師上一節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的公開課。繼續發揮學校電教優勢,對老師使用電腦水平進行培訓,提高老師對信息技術使用的潛力,在加強教師信息素養培養的同時,注重對學生信息技術操作潛力的培養,加強學校電腦興趣小組,夯實基礎,參加信息技術比賽,并力求出好成績。

    加強常規工作的管理

    訂好期初的工作計劃和期末的工作總結,電教管理人員在學期初和學期末做好電教軟硬件的整理、檢查、發放和收回的登記工作,確保教學的正常使用。用心準時參加每次的教研活動和會議,及時傳達有關精神。能組織學校教師用心參加各級各類的研討、培訓或評優活動。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12篇

    1.加強網絡建設與管理,提升網絡文化平臺。

    (1)加強校本資源建設的力度。根據本校實際,制定、充實教育信息化的一系列激勵與考核措施,完善數字資源上傳、管理制度。積極鼓勵教師參與網絡資源的建設,結合我校網絡教研活動、專家指導、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論文參賽等,組織和引導教師不斷建設FTP校本資源庫、學校網站資源庫。組織教師積極參與市“拔尖人才優質資源庫”、市教育網校與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的資源建設,以自身建設為主,多渠道充實與豐富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庫。進一步完善資料上傳、管理制度。

    (2)網站建設清新豐富,積極爭創xx市十佳網站。①結合學校辦學特色,進一步整合版塊內容,做好進一步的規劃。②結合學校各部門具體工作,積極溝通,多方協調,做好常態更新,提升全體師生參與建設校園網站的力度。③繼續建好我校原有各專題網頁及專欄,結合學校工作,完善網上教學互動模塊,體現學校特色與動態管理。各專題網頁尤其是師生網頁、班級博客更要即時更新,做到內容新穎化,更新常態化。④結合學校實際,加強家校專欄建設,適度推進網絡遠程教育。

    (3)注重網絡管理的科學化,提升網絡管理的水準。①強化服務與安全意識,細化管理。我們要“始終如一”,重視網絡設備的安全管理及運行,注重信息安全,做到每天有專人巡查,殺毒工作日?;?,定期專業維護與日常維護相結合,網站做到多臺電腦備份,每周兩次,以防黑客攻擊;FTP資源平臺專線管理。及時、主動、有效地做好各處室的硬件維護,各處室電腦定人定機,統一登記MACK地址并與IP地址統一綁定,專人專用。勤動手,勤動腦,勤巡視,積極與各教師、各處室溝通協調,確保正常教育教學運行。②重視師生“網絡道德”教育,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校園網絡使用與管理制度,引導師生“文明上網,健康上網”。課任教師要進一步增強網絡信息的安全意識,全程管理,杜絕不良信息對學生的侵害。電教室將對教師、學生上網情況不定時檢查,并按丹陽市信息中心下發的《關于加強辦公電腦管理、規范上網行為的通知》進行相應處理。

    2.強化師生校本培訓,提升師生信息素養。

    (1)加強信息技術教學,三年級學生基本學會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四年級學生基本掌握動畫制作、熟練上網,五年級學生基本掌握LOGO編程。協同學校其它處室開展網上知識答題活動,確保參與率,并結合教育網校引導學生開展網絡自主性研究學習。

    (2)加強信息教育技術的校本培訓,做到集中輔導與自學相結合,繼續采取全員參與、區分層次的培訓模式,提高教師多媒體教育教學應用和網頁制作水平,分批組織教師開展省、市教育應用平臺建設(包括電子備課平臺)、教育網校應用培訓、電子白板使用、微課制作培訓。

    (3)“點面結合”開展好學生信息技術培訓。一在通識性培訓的基礎上繼續建立學生計算機應用興趣小組,定期開展活動,以電子小報、電腦動畫與縱橫碼文字輸入輔導訓練為主,培養學生電腦應用骨干;二選擇優秀學生開展LOGO編程的應用培訓。通過培訓,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信息技術的應用比賽。利用專題特色網站發動學生廣泛參與到校園網站的建設與應用中來。

    3.注重整合性研究,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

    (1)整合網絡教育資源,注重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應用與探索,協同教務處、教科室結合活力課堂研究,組織教師有機開展學科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應用的研究。協同各部門組織一次青年教師電子白板整合應用教學應用活動。

    (2)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級電教論文、課件評比活動,各級骨干及青年教師每月上交或上傳自制資源5件。

    4.其它工作

    (1)教育網校工作全面推開,確保宣傳、培訓、使用進一步到位,結合本校信息化設施配備實際狀況,在中高年級進一步推行,同時為使教育網校工作有效應用,將教育網校工作與信息技術課有機整合。學校網絡教育資源結合學校實際做到逐步向社區開放,本學期要求全體教師在教育網校中上傳資源3-5件,組課2-3節,并能有效進行網上輔導和答疑,本學期各班丹陽教育網校使用率要力爭達到30%以上。

    (2)配合各處室積極做好網絡教育宣傳工作。將學校組織開展的各項重大活動、事件及時發布到校園網、丹陽教育信息網等媒體。

    (3)圍繞校園廣播、電視臺建設這個抓手,及時總結經驗,定期組織教師與學生推薦優秀的"校園新聞、經典的校園廣播歌曲,相應添加一些積極、健康、快樂、向上的流行歌曲,中心校及下屬學校每兩個月適當更新。

    (4)繼續組織教師參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

    根據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繼續組織教師參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做好參評課例的拍攝、上傳,參加網上“曬課”。通過活動,進一步增強教師對信息技術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重要性的認識,使每位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至少上好一堂課,促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共享,推動信息技術和數字教育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合理有效應用和深度融合。

    電教室將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與學校的各部門配合協助,積極主動、熱情服務,以高度的事業性和責任感,主動開展各項工作,認真完成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13篇

    12.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裝備工作的意見》《安徽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育信息化設備運維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和《桐城市智慧教育建設實施規劃》等文件精神,加強中小學教育設備設施運維服務工作。積極探索以縣域管理為主的中小學校教育裝備設施運維服務機制,每年在教育費附加中安排一定專項經費,遴選2-3家運維團隊對各中小學教育裝備設施進行維護。所需費用由運維專項資金和學校公用經費各承擔50%。

    13.按中高考考點規范,做好英語聽力設備維護保障工作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14篇

    隨著城市建設力度的加大,城區改造和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部分學校需要搬遷調整,有的急需合班并校,原有學校學生數量大大增加,這樣就造成了各功能室緊張、欠缺。實驗室儀器室的建設也會有影響。從教師結構上看,每年近200位老教師退休或病退,人員十分緊張,部分專職教師要調整到教學第一線。從某種程度上看,很有可能影響我們的實驗教學工作。

    近幾年各中學、部分小學實驗室雖然建了,儀器也配備了,部分學校微機室建設與配備也基本達到了要求,但管理和使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15篇

    1、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設備配備。一年來,積極落實濟寧市教育信息化行動計劃(2011——2015五年規劃),按照縣教育體育局工作要求,制定了計算機配備和多媒體安裝實施方案。全縣共購置配備計算機1000余臺,安裝多媒體48套,截止目前全縣共建微機室110口,共購置配備計算機8000臺,其中教師用計算機3500余臺,學生用機4500余臺,多媒體教室共700口。

    2、做好軟件資源配置,按照省、市要求組織訂購了電教教材及應用軟件,充分發揮了電教教材在教學中的應用作。

    3、加強電教器材、使用的管理力度,增強實效性。對全縣電教器材配備及使用,進行調研督導,督促各學校將現有資源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去,促進全縣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

    4、以評促用。

    (1)組織開展了電化教學優質課評選,我縣19名教師參加了濟寧市電化教學優質課評選,其中17人榮獲濟寧市電化教育教學優質課執教者稱號。

    (2)在全縣中小學教師中開展了電腦制作評選活動,我縣30件作品獲市級獎勵。其中一等獎13件、二等獎9件、三等獎8件,一件作品獲得了省級一等獎。

    (3)組織開展了多媒體軟件評選活動,21件作品獲市級獎勵。

    5、以培訓促提高。組織教師分別參加了山東省、濟寧市中小學電腦機器人制作培訓,觀摩了全國在山東省舉行的機器人比賽現場,參加了濟寧市機器人實驗室建設現場會,汶上一中被確定為首批機器人實驗室建設試點學校。

    6、配合市電教館做了以下工作。

    (1)網絡資源資基地驗收與復驗工作,我縣三處學校被命名為濟寧市網絡資源基地學校;

    (2)開展了公開課聽課活動,我縣第一實驗中學信息教師張新雷執教了市級信息技術公開課。

    (3)組織參加了蘇魯豫皖接壤地區第二十二屆電教研究會。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16篇

    1、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對教師政治思想教育,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好每一次學習活動。

    2、配合教研組搞好校本教研工作。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接收資源,按計劃選取優質教育教學VCD片集中組織學習。每月至少學習兩次。

    3、利用現有遠教設備和技術教師,對全校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每學期至少培訓兩次。

    4、搞好多媒體教學的教學和教研工作。

    5、搞好遠程教育的各種文件資料收集工作。

    6、搞好中心校網站維護和更新工作。

    教育局儀電工作計劃 第17篇

    (一)教師隊伍能力建設

    教師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主導力量。由于我鎮教師目前掌握信息技術和使用電教媒體的整體水平還有待提高,本學期中心學校仍將有目的的對全校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現代教育手段的培訓,使全體老師提高制作課件和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辦公、教學實踐的水平。

    (二)電教管理及應用

    本學期各完小仍然要做好農遠ip資源的接收及應用工作,提高教師隊伍電教素質、完成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完善電教管理制度和電教設備教材的維護保養工作。立足現有條件,充分利用學校教育教學現代化設施。以滿足教育教學需求。

    2、利用遠程教育的資源接收設備不斷完善教學資源庫建設、各完小農遠專用教室要切實有效地使用起來,保證教師方便使用農遠資源。要求有課表安排,有教師使用登記記錄。

    3、加強電教設施的管理

    (1)各學校電教管理員要及時與總務配合做好電教設施的登記工作,做到電教設備登記冊與學校固定資產帳相符。作好網絡設施、專用教室(計算機教室、光盤播放教室、ip資源接收教室、農遠專用教室)使用情況、問題記錄。

    (2)管理員要做好電教設施、網絡設施、專用教室的使用、維護、衛生、安全(防盜、防火、用電、網絡運行)等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做好相關記錄。

    (3)加強對遠程教育設備的管理,及時做好軟硬件的維護工作,切實保證網絡、軟件正常安全運行。

    (4)對于傳統的電教設施,也要及時與學??倓兆龊迷O備的登記工作,已經不在使用報廢的設備也要完善登記報廢手續(如投影儀等),英語組使用的錄音機、點讀機,專門負責的教師要做好使用保管記錄。

    4、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工作

    (1)配備計算機教室的學校要按照教學計劃開齊開全信息技術課。努力鉆研教材,上好課,積極參加信息技術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技能。

    (2)加強信息技術課教學常規管理。信息技術任課教師每堂課要填寫《網絡教室使用登記表》,并監督學生填寫上機記錄。

    (三)努力提高電教成果質量激勵教師采取多種形式制作電教作品,尤其鼓勵原創作品,提高作品的實用價值及參賽檔次。

    2、加強信息技術課教學與管理,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創新意識,積極組織學生制作電腦繪畫、電子學習小報等作品。

    標簽:

    相關文章

    熱點圖集

    看外国黄色片

    <th id="qwkaa"></th>
    <dd id="qwkaa"><track id="qwkaa"></track></dd>
  • <dd id="qwkaa"></dd>
  • <button id="qwkaa"><object id="qwkaa"></object></button>
    <th id="qwka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