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3-04-25 12:21:34
1億度綠電!這將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的用電量,且實現綠色用電100%覆蓋。在中國白酒行業,此舉頗有開先河的味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巧合的是,幾乎就在同時,全球一些著名的釀酒企業紛紛加碼綠色動能。一場由貴州茅臺和全球著名釀酒企業“共謀”的綠色潮流正在爭先涌動。
日前,在2023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為貴州白酒高質量發展支招,綠色驅動便是他給出的“茅臺秘籍”之一。
世界白酒看中國,中國白酒看貴州。1億度綠電及其背后的綠色驅動力,意味著什么?
1億度綠電背后的世界巨頭“綠色共謀”
據悉,2023年,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首單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綠電使用量將達1億度,且實現綠色用電100%覆蓋。據此核算,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采購的綠電,將直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9.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平均每畝樹林減排1.336噸二氧化碳折算,相當于植樹7萬畝。
綠電,顧名思義就是綠色電力。按照國家能源委員會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的解釋,綠電是指在生產過程實現零或趨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得到的電力。目前,我國的綠電主要以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為主。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意欲何為?
實際上,早在2022年,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就已完成4400萬度綠電采購,成功減排二氧化碳3.29萬噸。2022年底,通過貴州省電力交易中心,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貴州省內第一家綠電采購企業,完成了2023年至2025年的綠電采購工作。
也就是說,在兩年內,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綠電采購和使用,相當于植樹近10萬畝。這背后,無論是“100%”,還是“第一家”,都頗有深遠的意味。
茅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球知名企業,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努力樹立綠色發展品牌形象。
蝴蝶效應凸顯,一場由貴州茅臺和全球著名釀酒企業“共謀”的綠色潮流正在爭先涌動。幾乎就在同時,一些全球著名釀酒企業紛紛加碼綠色動能。
全球首屈一指的私營烈酒公司“百加得”宣稱,從2023年開始,其標志性的高端朗姆酒品牌將削減50%的溫室氣體排放;世界知名的伏特加酒品牌“絕對伏特加”宣布碳排放減少20%,將使用氫氣燃燒爐生產酒瓶;全球領先的啤酒公司“嘉士伯”在中國提前兩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電,所有酒廠都實現了可再生能源認證……從釀酒行業產生的綠色溢出效應,蔚為壯觀。
這股綠色潮流,對于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和全球其他著名釀酒企業來說,是“共謀”,是“共識”,更是“共享”和“共榮”。
茅臺“綠色喚醒”與白酒行業轉型升級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先知先覺”并非偶然。
“雙碳”目標的宣布,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推動全人類共同發展的堅定決心。
但是,“雙碳”目標的實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意味著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也意味著需要各行各業的行動自覺和共同努力。
一些可喜的變化顯而易見,消費綠電、清潔低碳漸成新風尚。從北京冬奧會,到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消博會,綠電相繼“點亮”國際性大型盛會。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用上了綠電,國內綠電供需兩旺,市場熱度不斷走高。
在觀察者看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在貴州省內率先采購和使用綠電,不但履行了社會責任、提升了企業形象、增加了品牌溢價,還對整個貴州乃至中國白酒行業的綠色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首先,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千億營收的巨大體量,將發揮出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由于產業鏈漫長、關聯者眾多,其更加嚴格的綠色標準,無疑將影響所在地產業生態,進而推動上下游利益攸關方的綠色轉型。
其次,在我國食品業的數十個行業中,酒類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污行業。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僅2020年我國白酒行業消耗標煤88.92億-163億千克,換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08億-199億噸。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先行一步”,必將為整個行業注入綠色喚醒力量,帶動更多的白酒企業實現綠色發展。
綠色驅動,逐漸成為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2021年3月,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發布《貴州省釀酒行業生態標準評價體系》,這是貴州省乃至全國釀酒行業首個涉及釀酒生態標準評價體系的團體標準,旨在引導釀酒企業走綠色道路。
2021年4月,《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酒業要向綠色生態發展全面轉型,并首次將“零碳產區”“零碳工廠”作為建設目標。
“‘雙碳’目標不僅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更是中國釀酒產業高質量前行的光明之路?!敝袊茦I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一次演講中表示,“雙碳”目標的實現與“自然生態和釀酒微生態”的極致表達高度契合,是酒業未來實現永續發展的明確方向。
一個“綠色發展”的茅臺樣本
悠悠赤水河,牽動萬眾心。
每年端午前后至重陽前,是河水最渾濁之時,雨季來臨,兩岸泥沙遭遇沖刷后涌入河中,河水呈現赤紅色。奇異的地質地貌和獨特的氣候,給赤水河帶來豐富而有價值的微生物和其他物質,成為影響釀酒風味的重要因素。
古人作詩贊曰“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而東下”。而今,赤水河更是一派“魚翔淺底競自由”的美麗景象。3000余種物種在此休養生息,這里是長江鱘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水中樂園”。
赤水河不僅是美景河,也是美酒河。香飄世界的茅臺美酒,便是取水赤水河。15.3平方公里的中國醬酒核心產區,更是老天爺對貴州的饋贈。
“離開了這個核心產區,便產不出茅臺酒?!币虼?,茅臺人對赤水河的愛護之情、呵護之心,完全發自肺腑。用他們的話說,“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赤水河的生態環境?!?/p>
2014年起,連續十年,每年出資5000萬元作為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態補償資金,茅臺集團用真金白銀地投入,實現了赤水河生態環境從“天賜”到“人護”的有機結合。
赤水河的保護也好,綠電的使用也罷,都是茅臺集團綠色發展的一個個縮影。
早在2021年,丁雄軍就提出“五線”戰略藍圖,以藍、綠、白、紫、紅五種顏色,代表目標藍圖、綠色發展、科技創新、文化賦能、環保安全等五條戰略路線。
丁雄軍提出,綠線要更具美態,以打造“白酒行業生態環保標桿企業”為發展目標。要通過實施節能降碳增效、綠色產品設計、產業鏈綠色轉型、綠色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生活等“五大專項行動”,打造具有茅臺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在白酒行業中率先打出綠線旗號,顯然不是丁雄軍一時興起,而是基于茅臺集團可持續發展的內生需求和中國“雙碳”關鍵議題的主動選擇。
茅臺酒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赤水河流域,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更近乎苛刻。因此,茅臺集團的綠線發展,最終指向構建“山水林土河微”生命共同體。茅臺方面表示,要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加大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推進全產業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保護好茅臺酒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優良生態環境。
從綠色供應鏈,到生產節能減排、再到酒糟循環利用,乃至數字化轉型,茅臺集團一再向外界釋放出強烈信號:持續走好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科技創新的加持賦能不容忽視。2022年,茅臺共啟動百余項科研項目,研發投入5.59億元,同比增長194.21%。正是研發投入的大幅增長,最終形成了強大的綠色發展驅動力。
綠色,才是一個“世界一流上市企業”的真正底色。
標簽: